7月6日,由集團化建分公司承建的陜西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雙聚庫房項目取得重要施工進展。當天,隨著最后一根預制柱精準就位,項目部僅用50天完成立體庫98根巨型預制柱吊裝任務,較計劃提前10天,標志著工程全面轉入主體施工階段,也充分展現了浙江二建在大型預制柱吊裝與倉儲施工領域的技術實力,為承接同類型后續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220萬噸/年甲醇、90萬噸/年聚烯烴,是國家提出“3060”雙碳戰略目標后生態環境部批復的首個煤化工項目、煤化工行業碳排放評價試點示范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升中煤榆林基地的現代化倉儲物流能力,為區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鏈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助力當地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浙江二建承建的雙聚庫房(新建PP庫房和PE/EVA庫房)為項目核心配套工程,建設面積約10萬平方米,立體庫區域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其中預制柱吊裝作為主體施工的核心環節,對工程整體進度起著決定性作用。此次吊裝的98根預制柱,每根柱體截面尺寸達1.2×1.5米,高度34.55米,單根重量高達172噸。規模龐大且工藝復雜,是施工一大難點。
為攻克這一挑戰,結合鎮海基地二期包裝立體庫吊裝經驗,項目部決定應用“預制柱整體預制吊裝+鋼結構屋面網架整體提升”這一先進施工工藝。項目團隊精心部署,采用1600噸履帶吊與400噸履帶吊協同作業,通過高精度“雙機抬吊”技術破解難題。運用BIM技術進行吊裝路徑模擬,確保了施工精度;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了進度實時監控。團隊克服風沙干擾、重型吊裝精度控制等多重阻礙,創下單日最快吊裝3根柱子的高效紀錄。最終提前完成全部預制柱吊裝任務,為后續鋼結構屋面安裝、圍護系統施工及設備管線敷設等工序奠定堅實基礎。